当前学术流派研究不可忽视的3个问题

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
时间
2011-04-25

宋咏梅 山东中医药大学

近年来,学术流派研究得到了普遍重视,越来越多的学者加入到研究队伍中,各地政府亦将“中医流派保护”提上日程,中医流派传承基地建设日益得到重视。笔者认为,当前学术流派研究有三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如果我们不能正确对待这些问题,将严重影响研究结果的价值和作用。

名老中医不等于流派

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1990年联合作出了“关于采取紧急措施做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的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先后认定了4批2000余名有师带徒资格的“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这些名老中医是当代中医药学术发展的杰出代表,是将中医药学基本理论、前人经验与当今实践相结合,解决临床疑难问题的典范,代表着当前中医学术和临床发展的最高水平。

学术流派则是指以某一位或几位杰出人物为代表的,具有共同研究对象、思维方法、技术特点,具有稳定传承关系的学术群体。典型学术流派必须具备代表性人物、鲜明的学术主张、稳定的传承体系三大要素。因此,名老中医只能是某一流派的代表性人物或主要成员,以名老中医为核心的学术团队是当代新型学术流派的雏形,但是不能简单等同于流派。

所以,当前的学术流派保护性研究理应与前期名老中医经验继承研究存在明显的差异,“流派保护基地”不应是“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的新称谓。如果我们不能正确认识这个问题,今后学术流派保护研究很可能成为一项更换新名的重复性工作。

流派研究的重点是传承

当代中医教育以院校教育为主,采用统一的教材、统一的课程设置,这种规范化的教育模式,造就了中医人才学术思想的模式化,不利于鲜明而独特的学术思想的传承与发展。此外,由于当代信息传播方式的影响,由于现行科学评价体系的影响,中医学术越来越现代化,越来越规范化,特色越来越弱化。既往研究中我们曾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立的名师与其高徒学术成果进行了分析,发现在部分师徒之间学术思想的延续性较差,除国家要求的名老中医经验总结外,高徒的学术成果中既无体现其师学术思想的论著,也难以找到与其师学术思想紧密相联的成果。除却国家认可了的师徒关系,我们难以找到其间存在的一脉相承的联系。

师带徒是继承和发扬中医学术、培养后继人才的有效途径。但是,由于政策法规不尽完善、传承质量考核力度不足等多种原因,传承质量有待提高已是不争的事实。“名传而实未传”、“传而未承”的现象,使我们深刻意识到了当前中医药学术传承的严重危机。

倡导强化传承是当代中医药学术发展的当务之急,是古代中医学术流派发展带给我们的启示,也是学术流派研究的目的意义,更是当前流派研究的价值之所在。探索科学合理的传承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稳定有效的传承模式应是当前学术流派研究的主要任务。

流派特色不怕偏

独特的学术思想或技术方法是区别学术流派的最根本特征,没有独特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独特的理论体系,就无所谓学术流派。不同的学术流派之间的根本区别正是在于它们在问题的提出、理解、解决及解释框架上体现出的差异。因此,划分当代中医学术流派的主要依据是其学术思想;没有鲜明的学术思想就不可能形成学术流派,学术思想的独特性是学术流派的灵魂。

我们在既往研究中发现,部分名老中医学术传承团队所做的学术思想与经验总结,毫无特色可言。究其原因主要是主观认识有误区。因为担心被指为“一家之言偏而不全”,所以不敢就鲜明的学术主张进行深入剖析,而是面面俱到,将老中医学术思想总结为“辨证论证”、“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整体观”、“治病求本”、“平调阴阳”。这种总结全面而周到,极像教科书,貌似合理,却使得研究工作毫无价值可言。

有鉴于此,学术流派保护性研究应正确认识“学术特色”与“学术偏颇”,流派学术思想的独特性是与其他流派相比而显现出来的,是流派学术倾向性的最集中体现,是流派学术成就的最显著标志,也是流派学术贡献的最主要体现,但是并非流派唯一的学术主张。流派保护性研究应着力于本流派独特性的总结发现与阐释推广。